【即時新聞】由特區政府文化局及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「吉金燿華--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青銅器精品展」下午6時假藝術博物館四樓舉行開幕儀式,展覽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器逾150件,包括近30件國家一級文物,以「形具神生--青銅器的造型藝術」、「鑄鼎象物--青銅器的裝飾紋樣」、「鐫鏤華章--青銅器的銘文書法」、「陶冶熔鑄--青銅器的工藝技術」及「五色斑斕--青銅器的鋪觸表現」五個單元,全面地介紹中國古代青銅器文化與藝術,引領觀眾近距離欣賞神秘瑰麗的古代青銅藝術。展場還特設富趣味的互動式教育區及多媒體互動,讓觀眾瞭解青銅器的基本知識。
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致辭表示,國家博物館是我國古代青銅器收藏的重鎮,本次展覽充分發揮國博在青銅器藏品上的優勢,以造型藝術、裝飾紋樣、銘文書法、工藝技術、鏽蝕表現為綱,系統梳理這一中華文明代表性物證的發展歷程。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雙慶之年,「吉金耀華」展覽的舉行更顯意義重大,它將讓澳門觀眾更深入地瞭解中國文化和歷史,增強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識,提升文化自信。文化局也將繼續秉持建設澳門「以中華文化為主流,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」的宗旨,致力於推廣中華文化,講好中國故事,為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貢獻澳門力量。
中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張偉明表示,展覽充分發揮中國國家博物館青銅器藏品時間跨度長、門類豐富、器型多樣、規模龐大的優勢,以造型藝術、裝飾紋樣、銘文書法、工藝技術、銹蝕表現為綱,系統梳理這一中華文明代表性物證的發展歷程,通過象紋鐃、作冊般甗、涇伯卣、六年琱生簋、師酉簋等重器,向觀眾打開理解中華文明早期發展脈絡的視窗,引導觀眾更加全面、準確地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與重要特質。
據悉,「吉金耀華--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青銅器精品展」由明日起至11月10日於藝術博物館四樓展出,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7時(晚上6時 30分後停止入場),逢星期一休館,公眾假期照常開放,免費入場。而專題講座「商周時期虎食人紋飾的構形特徽與文化內涵」將於明天下午3時至5時在藝博館演講廳舉行;展覽設有線上語音導賞,9月14日起逢星期六、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設粵語公眾導賞,亦設有團體導賞及手語翻譯服務可供免費預約。9月15日下午4時於展覽現場舉行由澳門中樂團演出的小型音樂會「樂享•藝博館」,歡迎現場參加,展覽期間亦將陣續推出多項延仲活動。